说起宝宝吃饭这件事,家家都有一部喂饭辛酸史。为了能让娃张口,什么办法都用尽了,甚至还威逼利诱,可每天还是在上演“你追我跑”的喂饭大战。
“我家孩子,不给玩具不吃,不看电视不吃……每次吃饭都是,我一手端碗,一手拿筷子,他老爸玩着玩具逗他,我才能趁乱塞上几口。”
“以前还能塞一些, 近不知道怎么了,怎么逗都不吃了。我都快愁死了。”
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担忧:孩子年纪小、吃饭费力,每天都得追着喂饭,以后该怎么办呢?
其实呀,总是给孩子喂饭,看似是为孩子好,实际上却剥夺了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,长此以往,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,甚至会给孩子到来许多危害...
给孩子喂饭的危害
"喂饭"不止表现在真实行为上,还将延续到孩子生活、学习的各个方面,长此以往,孩子本身的应有功能逐步退化,自主发展和天生学习探究才能也被遏制了。
1岁多的宝宝已有了自主进食的渴望,家长应从主导转变成辅助,鼓励和协助帮宝宝进食,让宝宝感到进食的快乐,和大人一起享受食物的美味。如果这时家长仍然给宝宝喂饭,势必给宝宝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。
生理影响
1、导致咀嚼功能不足,影响消化吸收。孩子进食过快,不能充分咀嚼食物,不仅会增加宝宝的胃肠道负担,影响牙齿的正常发育、脸部的肌肉锻炼,甚至对孩子未来的面容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。
2、影响动作平衡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建立。自主进食需要手、嘴、眼的相互协调配合,家长喂饭将使孩子失去动作平衡和手眼协调能力训练的好机会。
3、影响对食欲的控制,孩子更易超重。喂饭过量可能将孩子的胃撑大,造成小儿肥胖。
心理影响
1、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,失去吃饭的乐趣。喂饭时孩子容易不专心,会东张西望、离开吃饭位置跑来跑去、玩玩具、看电视等,而家长催促和逼迫也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,使得孩子感到吃饭是一种负担,一种强迫性的任务,易诱发厌食或挑食。
2、使孩子缺乏自我服务能力和独立性。孩子认为吃饭并不是自己的事情,而是会让家长开心的事情,不吃饭是可以拿来要挟家长的事件,这种不正常行为将导致孩子认知上的错误,也容易养成依赖、懒惰、生活能力低下、无责任心、害怕困难等坏习惯。
3、延续到生活学习上,遏制孩子的自主发展。习惯于"喂饭"的孩子,将来也会事事依赖家长,例如让爸妈帮忙做错题集、做作业、整理书本课桌、做各种补习规划等,家长们满足了自己的呵护需求,却扼杀了孩子原有的天生学习探究才能。长此以往,孩子本身的应有功能逐步退化。
宝宝多大就该自己吃饭
所有事情都是从不会到会的,“自己吃饭”这项技能也是需要逐步“练级”的。让我们来看一看,孩子到底多大才可以自己吃饭?
6个月
宝宝6个月大以后,手眼协调能力迅速发展,渴望独立的意识变得强烈。进食时会伸手抓家长的勺子或食物,这是让宝宝学习独立吃饭非常好的时机。
8个月
宝宝8个月大,会用手拿起食物放进嘴里,还会拿着勺子把玩食物,不时把它放进嘴中。
1岁
宝宝在1岁左右时,会把勺子放进食物中蘸来蘸去,然后把沾了食物的勺子放进嘴里。
1岁半
再大一些的宝宝逐渐掌握了用勺子舀食物,而且会用另一只手扶着碗,同时宝宝会用叉子。
2岁
2岁左右的宝宝能纯熟地用勺子自己吃饭。2岁,基本上所有孩子都会自己吃饭,并且熟练的吃饭的,这是与生俱来的本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