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露是一个代表气温变化的节气,天气由凉转冷。
正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所说,“九月节,露气寒冷,将凝结也。”
寒露时节,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,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。
寒露节气后,昼渐短,夜渐长,日照减少,热气慢慢退去,寒气渐生,昼夜温差较大,晨晚可以感到寒意。
寒露养生
寒露时节,天气干燥,易出现口干咽燥、皮肤干涩、大便干结等,根据中医“燥则润之”“寒则热之”的原则,饮食上主张以温润的食物为主。
01饮食
注意:脾胃虚弱的人,如果大量进食生冷蔬果,有可能损伤脾胃,引发腹泻、痢疾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。
建议:喝一些养胃健脾的食疗粥,如甘蔗粥、玉竹粥、沙参粥、生地粥、燕麦羹等。
02防寒
此时处于秋冬过渡时期,常有冷空气侵袭,要注重防寒。
建议结合自身的体质情况和基础病等进行个体化养生。
03防病
寒露以后气温不断下降,需防范此时节容易发生的疾病,像伤风感冒、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,便秘、 急性胃肠炎和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,高血压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等。
04保暖X
“白露身不露,寒露脚不露”,此时穿衣要注重保暖,尤其注意不要露脚。
两脚离心脏最远,血液供应较少,且脚部的脂肪层较薄,特别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。
足部受凉,机体抵抗力下降,病邪容易乘虚而入,轻则伤风感冒,重则可诱发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。
05“避火”
这个季节很容易“引火上身”,一旦吃了太多煎炸、辛辣、油腻的食物,可能会引发咽喉肿痛、流鼻血等上火的症状。
因此,大家在饮食上避免吃太多刺激性食物,保护好肠胃与咽喉。尤其是老人,应多吃温食,用粳米煮热粥喝,有健脾益气之效。
06吃枣
寒露时节,冬枣上市,冬枣含有天门冬氨酸、苏氨酸、丝氨酸等19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,维生素C的含量尤其丰富,有活维生素丸之称。
秋季易感冒,多吃冬枣可以调节免疫,增强免疫力,预防感冒。
秋燥皮肤易干,多吃冬枣还能抗氧化,提高皮肤弹性,让人年轻有活力。同时还能维持血管弹性,保护心脑血管,促进人体肝脏解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