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,也是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器官。听着好像很“硬核”,但它其实也会脆弱。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,你还“肝”得动吗?
肝脏是人体最重要、最勤劳的器官之一,具有合成、代谢、解毒、分泌和免疫防御等功能。
据
中华预防医学会等发布的《中国肝癌一级预防专家共识2018》显示:
2012年全世界约有78.2万例新发肝癌,74.6万例肝癌死亡。其中,我国新发肝癌占50.5%,肝癌死亡占51.3%。②
肝炎—肝硬化—肝癌被称之为“肝癌三步曲”所以说,在发生肝癌前,身体给过提醒,只不过我们没有在意。
而我们一生当中,至少有3次预防肝癌的机会。你要不要好好把握?
第一次远离高危因素的机会
(1)预防病毒性肝炎
· 接种乙肝疫苗是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方式。
· 父母有肝炎的,备孕要做好母婴阻断。
· 患慢性乙肝或丙肝者,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。
(2)远离酒精
饮酒可导致酒精性脂肪肝、酒精性肝炎、酒精性肝硬化等多种慢性肝病,并且能够增强乙肝、丙肝病毒等诱发原发性肝癌的作用。
· 最安全的饮酒量为0,不饮酒才能对健康有益。
(3)远离发霉的食物
离发霉的食物(黄曲霉素)为Ⅰ类人类致癌物,是科学家较早确立的肝癌病因。
建议:
· 粮油保存要干燥、通风。
· 注意竹木菜板、筷子、饭勺的清洗和干燥,最好半年一换。
· 叶绿素可有效降低黄曲霉素毒性,高危地区平时注意补充绿色蔬菜。
第二次定期做好筛查
预防第一位
筛查是预防肝癌的最好方式。
肝癌高危人群
· 具有乙型肝炎病毒和(或)丙型肝炎病毒感染;
· 过度饮酒;
·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;
· 长期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;
· 各种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;
· 有肝癌家族史人群;
· 有以上风险因素,年龄>40岁的男性风险更大。
检查方式
检测方法主要是血清甲胎蛋白和肝脏超声检查。
如果有条件可以做一次增强CT,查一下肝功能和血细胞。
普通人群最好每年也进行一次体检。
第三次
早发现、早治疗
有疾病,勤复查
如果存在脂肪肝、肝炎、肝硬化等肝基础疾病也要尽早进行治疗,积极复查。
异常情况警惕
· 没理由地感到疲倦乏力;
· 莫名出现消瘦;
· 消化道症状:暧气、消化不良、恶心、腹泻、食欲减退、腹胀等;
· 发热:中低度发热现象,尤其是在夏天,在37.5~38.5℃,一般持续3~5天;
· 出血倾向:在早期的肝癌患者中,常发生牙龈出血、皮下淤斑等出血倾向;
· 胸闷咳嗽;
保护肝*从身边的点滴开始做起*
01 别轻易熬夜
长期疲劳尤其是熬夜,不利于肝脏的休息和自我修复。每晚争取11点以前睡觉。
02 别轻易喝酒
酒精是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患者发展成肝癌的“催化剂”。
如果非要喝,只能喝半杯啤酒。
03 远离香烟
尼古丁在人体主要靠肝脏和肺代谢,无疑加重了肝脏负担。同时,吸烟还可能诱发和加重肝肺综合症哦!
04 不要坏情绪
不良的情绪会对肝脏造成极大的损害。
不要有太多的担心、焦虑,这样达到满足心态好就比较容易。
05 注意食品安全
霉变食物中的黄曲霉素会诱发肝癌,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食品安全。
06 不要乱吃药
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,容易出现药物损伤。
复方制剂、清热解毒药要慎用,很多人对它非常敏感,能不吃药自然好,就不吃药,抵抗力弱要吃药也尽量选择对身体伤害性小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