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期卧床,增加子宫脱垂风险?许多人认为产妇体质虚弱,需静养,让她们长期卧床,甚至连饭菜都端到床上吃,其实这种做法弊多利少。因为膀胱肌张力降低,对膀胱内压的敏感性降低,加上外阴切口的疼痛等影响,产妇容易并发慢性尿潴留。
这时如果长期卧床,在重力的作用下,充盈的膀胱会向后推挤子宫。再加上分娩结束后一段时间,子宫尚未恢复正常的前倾位,因此便更容易处于后位。这时子宫轴与阴道轴方向一致,当腹压增加(如咳嗽、用力排便)时,子宫会沿阴道方向下降而发生脱垂。
产后长期卧床,还会使得肠蠕动减弱。一些月子习俗常常使得产妇的饮食里缺乏芊维素。这些都容易造成产妇便秘。便秘时用力排便的动作会导致腹压的升高,增加发生子宫脱垂的风险。更大的风险,可能危及生命卧床不动,不单单是子宫脱垂的问题,还会有更大的风险。
产妇在怀孕和产后的一段时间里,血液都处于高凝状态。如果较长时间不活动甚至长期卧床,血液很容易在下肢静脉等血流缓慢处凝集,形成下肢静脉血栓,出现下肢浮肿、疼痛的症状。如果下肢静脉血栓发生脱落,随血流运动回到心脏,可能会阻塞肺部血管,造成“肺栓塞”。这是 危险的并发症之一,可能危及生命!所以,尽早下床活动是非常必要的!
什么程度的活动是合适的?
产后活动应当循序渐进,早期下床慢步行走即可,适应之后再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。一般情况下,产后6-12小时就可起床轻微活动,产后第二天便可在室内随意走动并练习产后体操,有利于体力恢复,同时预防便秘和尿潴留。
行会阴侧切或者剖宫产的产妇可以适当推迟活动时间。等到拆线后伤口不感疼痛时,也应该练习产后体操。常用的动作有“桥”式运动、骨盆倾斜运动、伸展运动、收腹运动等,具体的操作建议在人士的指导下进行。
长期卧床,增加子宫脱垂风险?以上芊姿母婴会所的老师的介绍,您是不是也有了一些的了解呢,如果你有不清楚的地方,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老师,或拨打电话:400-088-0194。老师会真诚的给您答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