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来说。这些食物大家都知道它们的坏处,不仅宝宝,大人也会尽量避免吃这类食物,担心会加重肠胃消化负担、没营养,还有可能造成便秘上火等。
今天我们要讲的不是这些,而是日常家长认为是很好的辅食,却不推荐给宝宝喂食的食物,看看你做错了没!
1清稀饭
稀饭清淡好消化,且宝宝吃了不会上火,不少妈妈会把稀饭当做宝宝最常吃的辅食。
为什么说清稀饭不是好辅食呢?
它的糟糕之处在于,孩子的胃容量小,发育需要高能量,清稀饭很容易产生饱腹感,营养密度非常低,除了淀粉就是水,缺乏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。而且煮的时间越长,维生素的损失越多,难以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。
相反,吃了清稀饭,宝宝容易产生饱腹感,反而会影响奶水的摄入,使身体得不到充足的营养。长期以往,就会影响宝宝智力发展和身体发育。
建议:妈妈们应该把稀饭当做辅食的一种基本材料,加入不同的食材,例如蛋黄、肉末、菌菇、各种时令蔬菜等,熬煮成辅食粥,从而提高它的营养密度。
2果汁
很多妈妈会认为果汁也是很好的辅食,因为自家榨的果汁纯天然零添加,为什么不能喝啊?
这里就要重点说一下了,宝宝六个月后,水果泥可以作为辅食给宝宝,但是果汁仍然不被推荐。原因如下:
1、摄入的营养成分减少:
对于通过挤压方式压榨的果汁,由于把果肉扔掉了,大部分膳食纤维都丢失了,维生素C等也会损失不少。对于通过破壁料理机等用打碎的方式榨的果汁,膳食纤维损失相对更少,但维生素C的损失仍然较多。
2、摄入的糖分增加:
由于果汁饱腹感不如完整水果强,对于平时只能吃一个苹果的宝宝,但很容易就喝掉2~3个苹果的果汁。这会导致摄入过量糖分,长期下来可能会增加肥胖的风险、导致宝宝形成偏爱甜食的习惯。
另外,如果不及时清理口腔,容易形成龋齿。
3、缺乏咀嚼锻炼:
对于正在长牙的宝宝,喝果汁不需要咀嚼,相当于减少了锻炼咀嚼的机会。
所以,果汁真的不是什么好辅食。
对于小月龄宝宝,可以捣成果泥喂食宝宝。
对于稍大的已经长牙的宝宝,切成小的水果条、水果片,让宝宝抓着吃,都是可以的。这样不仅保留了水果原来的营养,同时还能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、抓握能力。
3水煮菜水
很多妈妈考虑到菜泥较难消化,或宝宝不喜欢吃等缘故,会把蔬菜加工成菜水,即把蔬菜放到水里煮几分钟,然后喂给宝宝吃。
然而用水煮蔬菜,实际上就是烫焯蔬菜的过程啊!菜叶上残留的农药、草酸等,都会溶解在水中,这样的菜水不仅没营养,还有可能危害到宝宝的健康。另外,菜水本身也没什么营养,容易占据宝宝本来就小的胃,影响宝宝的奶量或对其他辅食的摄入量。
建议:把蔬菜用煮开的水烫焯一遍,再加工成菜泥或碎菜给宝宝吃。
4骨头汤
骨汤比肉更营养,这是一直以来大家的误区,我们先看成分,熬制的骨头汤里面到底是什么?
骨头汤
大部分是水,钠和脂肪,很少一部分钙(不超过4毫克/100毫升)。
作为对比,牛奶的钙浓度在100毫克/100毫升以上,是骨头汤的数十倍。
我们成年人觉得好喝的骨头汤,实际上有很多钠和脂肪,最好不要经常给宝宝吃!
既然清稀饭、果汁、菜水和骨头汤,都不推荐作为宝宝的辅食,那么怎样的辅食才算得上是好的辅食呢?
好的辅食具备哪些标准?
1、一种主食为主要成分,米糊、面条、稀饭等,都是常见的类型。
同时注意搭配其他食材,如肉类、鱼、蛋类、蔬菜等。保证蛋白质、脂肪、维生素等营养、及其它微量元素的摄入(尤其是铁)。
2、辅食的软硬程度、加工性状,应该和宝宝当前的消化能力、咀嚼能力等相匹配,使宝宝进食和消化都没有困难。
3、辅食中不含有骨头和坚硬的小块,不存在卡喉、呛喉等风险。
4、辅食所用的食材新鲜,制作过程干净卫生。1岁内少糖无盐,不加佐料;1岁后坚持清淡饮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