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褥期是指产妇分娩后到产妇机体和生殖器基本复原的一段时期。一般需要6~8周,民间俗称坐月子!
妊娠期间,孕妇全身各系统尤其是生殖系统,随着妊娠的进展发生着巨大的变化,产后有许多部位会再次回到怀孕前的状态,但是!你要学会科学健康的护理方式
坐月子期间,新妈妈会遇到哪些问题呢?如何做才能保证产后的身体健康呢?
产后少量持续出血须及时处理
产褥期是从胎盘娩出算起,实际此时产妇仍在产床上,因此亦有人把产褥的 初2小时称为第四产程,提出要严密观察第四产程。因为这时可能发生严重的产后出血,应严密观察血压、脉搏、阴道出血量及子宫收缩情况。
大量出血容易发现,还应注意少量持续出血,因其易被忽视,却也可导致血容量减少而并发休克。产后出血时,应迅速查明原因,及时作出处理。
产褥期个人卫生需注意
产褥期阴道分泌物比较多,每天应用温开水清洗外阴,并勤换卫生巾及内裤,以保证外阴清洁、干燥。
产后一周内,由于妊娠期间孕妇体内潴留的水分通过皮肤排出,产妇常常会感觉出汗多,这是正常现象,但要经常洗头、洗脚,勤换内衣裤,保持身体的清洁。洗澡以淋浴为宜,以免发生感染。
妊娠期间,孕妇会发现刷牙时牙龈出血、牙龈增厚的现象,导致孕产妇惧怕刷牙。事实上,产褥期间,产妇更要注意口腔卫生,早晚刷牙,进食后漱口,以防止口腔内细菌生长,造成口腔疾病。
注意保持房间空气的流通,避免门窗紧闭,尤其在夏天,容易引起产妇中暑。
鼓励产妇适当活动
通常医护人员都会鼓励产妇,坐月子时应适量下床活动,那什么是适量呢?
一般而言,自然分娩产妇产后12小时,剖宫产产妇产后24小时应下床活动(但要根据个人体质、分娩时的出血量及孕期有无严重合并症而有所不同,总之活动量是有个体差异的)。应循序渐进,产妇认为合适,活动不引起头晕、目眩、呼吸急促等即可。
产褥期期间可做一些轻微家务劳动,避免过度劳累和增加腹压的动作,如:拎过重物品、长时间下蹲等。瑜伽等运动应在产褥期复查后,确定康复良好后可以开始进行。
母乳喂养更有利
女性乳头、乳房的保养在产前、产后都是非常重要的。有些人乳头凹陷,在孕期时要帮助往外拉,这样可以保证产后更好的哺乳。
此外,产后母乳,不仅有利于宝宝的健康,还有助于妈妈们子宫收缩,促进恶露的排出以及子宫的恢复。
产后进补要适当
产后女性身体一般较为虚弱,需要适当进补。现代医学指出,一些早产妈妈可适当吃钙片,一方面可以弥补早产儿存在的一些先天不足,另一方面可以补充产后身体内轻微的钙流失。
产妇胃肠功能恢复需要一定时间,注意进补适当、科学、合理。产后建议少食多餐,以清淡、高蛋白质饮食为宜,同时注意补充水分。
产后全面检查
产后42天,对母婴都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,以确定产后母亲身体是否已经恢复正常,婴儿生长状况是否良好,如若发现异常情况,可及时进行处理,以避免给母婴健康带来不良影响。
对孕期、产时、产后有合并症或并发症的产妇应根据具体情况做进一步检查及化验。产后检查中如发现异常应予以及时治疗。
产后检查正常,可以考虑恢复夫妇间的性生活。产后性生活开始过早,因生殖器尚未完全恢复,易造成损伤及增加感染的可能,所以产后6~8周禁止性生活。
产褥期的心理保健很重要
产妇中50%-70%会发生产母郁闷,这是指从开始分娩至产褥第7天出现的一过性哭泣或忧郁状态。处于轻松心情的产妇,凭一时激动即可泪流不止,病程短暂,一般24小时内即可恢复如常。
产后抑郁的发病率在3. 5%~33%,常出现在产褥第3周内或其后,抑郁的内容往往以关于婴儿或丈夫为主,自责自罪,有自杀企图并有他杀的念头。
产褥期产妇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。与分娩后体内内环境需要调整,性激素的比例重新调配,以及家庭关系、环境因素等都可能有关。
因而,做好产褥早期产妇的心理适应工作非常必要。